第2种观点: 一、协警可以驾驶警车吗1、协警不可以驾驶警车。因为协警是公安工作实际需要,面向社会招聘,为公安机关警务活动提供辅助支持的非人民警察身份人员。警务辅助人员分为勤务辅助人员和文职辅助人员并不是公安机关的正式职员。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车管理规定》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严格管理本部门的警车。警车应当由警车所属单位的人民警察驾驶,驾驶警车时应当按照规定着制式警服(驾驶汽车可不戴警帽,驾驶摩托车应当戴制式警用安全头盔),持有机动车驾驶证和人民警察证。驾驶实习期内的人民警察不得驾驶警车。二、辅警该如何辅助执法1、勤务辅助人员协助公安机关执法岗位人民警察开展执法执勤和其他勤务活动;2、文职辅助人员协助公安机关非执法岗位人民警察从事行政管理、技术支持、警务保障等工作。三、警务辅助人员不得从事下列工作:1、国内安全保卫、技术侦察、反邪教、反恐怖等工作;2、办理未经批准的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案件调查取证、出具鉴定报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3、执行刑事强制措施;4、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处理决定;5、审核案件;保管武器、警械;6、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从事的工作。
第3种观点: 协警无权收缴行驶证和驾驶证。交通协管员可以在交通警察指导下承担以下工作:(一)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违法行为;(二)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三)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四)及时报告道路上的交通、治安情况和其他重要情况;(五)接受群众求助。交通协管员不得从事其他执法行为,不得对违法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措施决定。协警是无权扣驾驶证的。机动车驾驶证除交警有权扣留之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权利扣留。协警的定位是“辅助”警力,属于专业的群防群治队伍,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在机构性质上,虽然协警队伍属于财政补助性事业单位,但它不是一级授权联防队。协警必须在在编民警的带领下开展各项工作。交警可以扣留驾驶证的情形交通警察应当检查当事人的身份证件、驾驶证、工作证及机动车行驶证、保险标志,验明身份;对当场难以查实身份的肇事人,可以将其带回核查。交通警察可以依法对肇事车辆、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交通警察认为应当对当事人给予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可以扣留当事人的机动车驾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扣留驾驶证:(一)饮酒、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二)机动车驾驶人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驾驶证或者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四)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的;(五)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六)使用他人驾驶证的;(七)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一、关于交通协警(交通协管员)工作职责:公安部《关于加强交通协管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交通协管员的职责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及时报告道路上的交通、治安情况和重要情况;接受群众求助。二、关于交通协警(交通协管员)是否有执法权问题。根据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交通协警(交通协管员),包括辅警,没有执法权。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对于民间借贷的利率,《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作出了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司法解释则具体规定为约定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也就是说,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内协商。一年期的银行贷款年利率为5.85%,则一年期的民间借贷年利率不得超过23.4%。由此可归纳为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以内的属于合法利率,超过4倍的,属于高利贷,而高利贷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这一条文确定了只要出借人与借款人在实施订立、变更和终止借贷行为时,在形式和内容上符合法律规定,国家就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予以法律保护。《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 民间借贷的利息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法律不予保护。”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允许民间借贷的有偿性,借贷利率可以高于国家银行利率,突破了以往民间有息借贷的禁区。《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1.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七条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四)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五)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第二百一十八条 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3种观点: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致人重伤的,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故意伤害罪有可能被判死刑。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